English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保险学院举办“名家讲堂”2025年第二讲,聚焦研究生教学案例写作

作者:发布时间:2025-04-10

4月9日下午,由全国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承办的“名家讲堂”2025年第二讲顺利开讲。教指委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胡宏兵教授应邀以“研究生教学案例写作交流”为题作了专题讲座。讲座由保险学院、精算研究院副院长郑苏晋教授主持。全国五十多家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近百位师生线上线下共同参与了讲座。

讲座现场

胡宏兵教授以《武汉金凰珠宝“假黄金”案:敲响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警钟》为例,从案例选题与设计、案例正文和案例使用说明三个层面分享了如何撰写一篇优秀的研究生教学案例。

首先,胡宏兵教授指出要注意案例选题的新颖性,并从“视角新”“数据新”“方法新”三个角度进行了阐述。他通过丰富的案例指出,选题时,要注意结合当下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明确选题的“新颖性”;选择大众关注并能引发社会争议的话题,增强选题的“趣味性”;选取专业领域内能够强化教学思考的“典型性”案例,注重案例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能够让读者通过案例弄通理论,加深理解,指导实践。他表示,选题也要注意“数据新”,尽可能获取与案例主题相关的最新数据。在方法层面,则需要充分挖掘案例细节,结合案例焦点,设计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课堂环节,提升学生参与感和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假黄金案”中,他整理了涉案公司的财务数据、司法判决进展及行业影响,并设计“模拟法庭”教学环节,由学生扮演法官、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等角色,通过互动探讨争议焦点。

接着,胡宏兵教授详细介绍了案例正文撰写的技巧与策略。他表示,案例正文需有“趣味性”“完整性”,要逻辑严谨、层次分明,可以通过“开篇—发展—高潮—结局”故事框架,用悬念设置和冲突呈现吸引读者。在“假黄金案”中,他以企业创始人的“朋友圈告别信”切入,逐步展开信托公司追偿、保险公司拒赔等核心矛盾,引导学生思考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融资模式等深层次问题。他提倡“多用图表、少用文字”的呈现方式,帮助读者能够快速把握案例脉络和主要信息。

然后,胡宏兵教授介绍了案例使用说明的写作要点。他指出案例使用说明主要包括教学目的与用途、启发思考题、理论支撑、分析要点、课堂计划等部分,并强调各部分均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他建议多设置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理论提出解决方案。他还分享了自己“模拟法庭”式案例教学的心得体会。

最后,胡宏兵教授强调了案例写作的规范性要求,题目和摘要的重要性。他表示案例一定要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和教指委的规范性要求;题目要具有概括性、启发性和趣味性,让读者看到题目就可以把握主题并且有所启发;趣味性可以让题目锦上添花,但不可舍本逐末、只顾“炫技”,使题目看上去虽然博人眼球却不知所云;摘要则需要高度概括案例的主要内容、方法和结论。

讲座在与会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郑苏晋教授对胡宏兵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了衷心感谢,并希望后续保险学院的师生能够与胡宏兵教授就案例的写作开展更进一步的探讨。

本次讲座作为全国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名家讲堂”2025年第二讲,为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师生开展案例撰写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思路。未来,保险教指委将继续开展“名家讲堂”系列活动,持续推动案例研发和案例教学向更高水平发展。

本次讲座受到“北京‘双一流’(2022)带动市属高校发展:保险与精算人才培养与科研质量提升项目”项目支持。


(撰稿:王东升、王维;审稿:郑苏晋;编辑:王维;审核:周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