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1952年,中央财经大学开始了新中国最早的保险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并在国内高等院校中率先设立了保险学专业。
1980年,国内保险业务恢复。同年,中央财经大学国际保险专业率先恢复招生,开始了保险领域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探索工作。
1993年,中央财经大学成立“保险精算研究所”,开始了精算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并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精算师制度探索可行之路。同年,精算学硕士研究生入学。
经过十年的积淀与努力,2004年中国精算研究院获得教育部批准,列入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精算学科的进步和完善与保险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保险业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近年来,在我国老龄化问题凸显、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进展、利率风险显现的背景下,整个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当然挑战中也孕育着新的机遇,2024年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李云泽局长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作主题演讲,指出保险业占金融业总资产比重7%,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20%,保险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有可为。2024年9月,第三版国十条出台,提出“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的总体要求,首次明确了保险“财富管理”和“财富传承”功能,这为保险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和跨期财务规划需求指明了道路。未来三十年,我国保险业将驰上新的快车道,实现行业第二次跨越式的发展。这次行业的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秉持大国保险的担当,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保险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中国精算研究院成立的二十多年中,在历任院长的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以及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研究院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但离国家对我们的期待目标仍有差距。研究院将继续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己任,以建立阐释大国保险与大国安全和大国发展关系的知识体系为目标,在解决老龄化与国家风险治理等重大问题上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中国精算研究院将一直在路上!
中国精算研究院院长 周桦